推书酱
好看的文学小说分享

第4章

“苏若汐,你给我闭嘴,我可是你的长辈,你就是这么编排你的长辈?你还有没有一点教养了?”苏建民怒喝一声道。

苏建设听到这话脸色也不是很好看,闺女就是他的逆鳞,可现在苏建民竟然就这么当面骂他闺女没教养。

“老三,请注意你言辞,我闺女哪句话说错了?你难道不是一直住在你丈母娘家吗?我也就只见过上门女婿才一直住在丈母娘家的,你要不是上门女婿,那为什么不带着你媳妇回老苏家住去?是老苏家的房子住不下你们一家吗?”苏建设冷声道。

苏建民没想到那个素来在家没什么地位的苏建设,现在竟然敢当着外人的面这么说自己了。

“大哥,我尊重你一声才喊你大哥,可你也别在这蹬鼻子上脸的,当初要不是我爹娘好心将你给捡回来,你现在还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呢!”

苏建设被他的这一番话说下来,脸色也不是很好看了。

“三叔,苏家的事情就不劳烦你这个嫁出去的儿子操心了,俗话说的好,嫁出去的儿子泼出去的水,你还是老实的管好你丈母娘家的事情就行了。”

苏若汐说完也不再看苏建民,而是转头看向陈父跟陈母。

“亲家爷爷,亲家奶奶,我们是按我爷奶的要求,过来跟你们要我三叔的彩礼钱的,另外当初我们家给三婶的彩礼钱也得退回来,毕竟三婶又不是嫁到我们苏家来的。”

陈父跟陈母黑沉着脸看向苏建民,不等苏建民开口,苏若汐又继续说道。

“亲家爷爷跟亲家奶奶,你们也别看我三叔了,他现在都已经嫁给你们陈家了,所以肯定是会向着你们陈家的,你们还是赶紧将我三叔的彩礼拿出来吧!不然要是传出,你们家强迫别人家儿子给你们当上门女婿,却也不愿意出彩礼的事情,那到时候丢脸的还是你们陈家。”

苏若汐的话音落下后,立马就引来了周围看热闹的村民的议论。

“可不是嘛!这陈家还真是够不要脸的,霸着别人的儿子当上门女婿,却不愿意出彩礼钱,这上哪也说不过去吧!”

“老陈头啊!这人可得讲良心啊!人家儿子可一直都住在你们家的,并且还时常帮着你们下地干活的,要说这建民不是你们家上门女婿谁信啊!”

“可不是嘛!这谁家去娶媳妇进门不出彩礼的,你们这娶了个女婿回来,可是相当于半个儿子了,这要是彩礼都不舍得给,这也太丧良心了吧!”

听着周围的议论声,陈家人简直就是有苦难言。

谁能想到,当初她们明明是嫁闺女的,怎么现在却又变成了娶女婿回来了?

陈晓慧听着众人的议论声,眸色闪了闪,但却什么都没说。

苏建民实在是听不下周围人左一个上门女婿,右一个上门女婿的说着,他对着周围人咆哮道。

“我不是上门女婿,你们休要在这胡说。”

只是任由他怎么咆哮,却是压根就没人愿意相信他的话。

最终陈家人咬牙出了一百块,算是作为苏建民的彩礼钱,而之前给陈晓慧的彩礼则是算苏建民带过来的嫁妆。

给完钱后,苏建民就直接坐实了上门女婿的身份了。

苏建民还要说什么,可苏若汐一家三口,直接拿着苏建民的彩礼钱扬长而去,留下在风中凌乱的苏建民。

一直出了红旗大队后,苏建设跟洛丹红还是晕乎乎的。

他们这就把苏建民给嫁出去了?

这要是被苏老太她们知道了的话,那还不知道要怎么生气呢!

苏若汐也看出了父母的担忧,她简单的劝说了几句,然后又开口道。

“爸妈,一会我们再去县城找二叔借钱去。”

苏建设懵了,“啊?还去县城?”

苏若汐点头,“嗯,二叔现在可是糖厂的工人,每个月都有二十多的工资,咱们现在身上又没钱,这可不就得去找二叔借钱吗?”

苏若汐原本以为,昨天她去糖厂将苏建军的上个月的工资借走之后,他会回家闹腾的,没成想苏建军这次竟然这么沉的住气。

既然他不回来,那她今天就再去加把火。

而就在苏若汐她们前往县城的时候,苏老太也找到了隔壁大队的李媒婆家。

这十里八乡的想要说亲事的基本都是找这个李媒婆的,因为李媒婆的嘴皮子利落,所以保媒的成功率也是十分高的。

苏老太找到李媒婆说想要给自家孙女找个婆家,对于男方家的条件就一个,必须得出三百块的彩礼钱。

只要拿到这三百块的彩礼,再加上家里的积蓄,最后让老二再凑一些,应该就差不多够给小儿子在县城买一份工作了。

李媒婆在听到苏老太说要三百块的彩礼钱,直接就吓了一大跳。

这年头农村里娶媳妇的彩礼钱五十块是顶天了,个别出手阔绰的也就一百多一点的彩礼钱,十几块的彩礼钱那是常态。

苏老太这张嘴就要三百块的彩礼钱,这一般人家谁家能娶的起啊!

苏老太也看出了李媒婆的为难,便笑着对李媒婆说道。

“我也知道这彩礼要的有点高了,不过我刚才也说了,只要能出的起三百块的彩礼钱,不拘男方是什么条件,只要是个男的就行,就算年纪大一些也没关系,毕竟年纪大一些知道怎么疼人嘛!这亲事要是成了,好处自然是少不了你的。”

李媒婆原本紧皱的眉头立马就舒展开了,脸上也带上了一丝笑容。

巧了这不是,她手中倒还真是有这么两个符合条件的,一个是在县城机械厂上班的,名叫王老五今年三十二岁,去年刚没了媳妇,家里条件还算是不错,就是还有一双儿女,女方嫁过去就得给人当后妈。

另外一个是隔壁公社姓赵的,家里就一个儿子,年纪也算今年才二十二岁,只是那个小时候发烧给烧坏了脑子,所以脑子有些不灵光,因为这个一直也没说上亲事。

不过赵家人大方,为了给自家儿子说上亲事,彩礼也从之前的两百升到了现在的三百五。

苏老太在听李媒婆说完之后,眼睛瞬间就亮了起来。

当即就跟李媒婆定了隔壁公社姓赵的那户,毕竟那可是三百五的彩礼,比她预期的还高出五十呢!

微信阅读

评论 抢沙发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