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书酱
好看的文学小说分享

第2章

几封家书的内容大同小异。

开头都是先给爷爷带好,然后说一说今年的情况,最后就是希望二叔可以照看好自己。

顾三河从前几封家书里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,那就是他现在多了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。

“便宜爹娘这么能生吗?”顾三河哑然失笑。

自从爷爷去世,他本以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已经举目无亲。

没想到他的爹娘不仅活着,现在还有了弟弟妹妹们。

将看过的家书放到一边,拿起最后一封家书,先在手里掂了掂。

“嗯~大洋倒是不少,估计以前的家书里也有,不过应该被鬼子给贪污了。”顾三河心想。

不过这不是重点,重要的还是信里的内容。

迫不及待的拆开最后一封家书,先取出信封里面的现大洋,数了数,正好20块。

说起来也挺讽刺,想当初就是因为每年少了这20块大洋,二婶儿才嫌弃他吃白食,最后更是把他撵回了老宅。

“要是二叔一家没有搬走,也不知道会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。”

他们一家确实有点过分,他刚穿越过来那会儿,对金钱的概念很模糊,后来等他了解之后,他们又搬走了。

要是二叔还在,他肯定要找上门去为自己要个说法。

一年20块大洋,潜龙村除了‘黄袍加身’的顾庭恩,其他村民一大家子一年的收入也就这么多。

“还真是便宜他们了!”顾三河的心里愤愤不平。

随手把大洋划拉到一边,然后拿出最新的家书。

开头还是先给爷爷问好,然后讲述了去年到今年的情况,另外也询问了这几年为什么没有收到回信。

在家书的最后,父亲留了一个四九城最新的地址。

读完最新这封家书,顾三河在心中默默盘算。

信里的内容不多,但是从父亲的字里行间能够看出,他们已经决定要在四九城安家了。

至于爹娘为什么没有回来接他去四九城一起生活,信里给出的理由是生意繁忙。

这个理由骗骗别人还行,顾三河却并不相信,爹娘不让他去四九城的真正理由,一定和他们真正的工作有关。

试想一下,如果他们是gmd又或是正经商人的话,抗战都胜利了,怎么可能留他一个人在老家。

所以,顾三河大胆猜测,他爹娘恐怕也不能确保四九城一定安全。

把他留在老家里,万一出了事,也算是给老爹这一脉留个根。

在四九城能有这种顾虑的人,他爹娘的身份,基本已经呼之欲出了。

不过既然已经有了爹娘的消息,他还是要去一趟四九城。

至于今后是否在一起生活,到底是留在潜龙村还是去四九城,这些问题可以后面再讨论。

眼下的当务之急,是他要将爷爷已经去世的消息告诉老爹。

爷爷已经去世一年多了,身为长子没有祭拜,虽然并不知情,但也属于大不孝。

将看过的家书收好,顾三河心里已经有了决断。

他打算年前赶到四九城,然后和爹娘还有弟弟妹妹们一起过年。

做好决定以后,顾三河烧水洗去了一身的疲惫,然后躺在炕上,开始盘点自己这段时间的收获。

毛熊军自接收东北以来,哪里像是什么正义之军,到处抢夺劫掠,比土匪都更像土匪。

为了挽救重要物资,顾三河赶在毛熊军之前,先是搬空了鬼子从各处搜刮来的黄金、白银、煤炭、钢铁、石油等矿产资源。

然后又马不停蹄的到鬼子在东北建立的制药厂、纺织厂、服装厂、食品厂、罐头厂、酒水厂、化工厂、木材厂、兵工厂、炼油厂等地,搬空了这些工厂的成品库房。

至于工厂的原材料和设备,空间里实在放不下,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毛熊国的技术人员将那些设备拆除运走。

最可气的是,有些技术人员也拆不掉的设备,毛熊军干脆直接炸毁。

因为爆破的时候操作不当,他们还炸伤了几个自己人。

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操作直接惊呆了顾三河,他见过不靠谱的,但像毛熊军这样不靠谱的,还真是难得一见。

就是可惜了那些工业设备,怪就怪他的空间太小,装不下那么多东西吧!

扫荡完各大工厂之后,顾三河也没有忘记鬼子在东北开的银行。

鬼子银行里面的每一分钱,都是压迫龙国老百姓换来的,所以他直接搬空了银行金库,哪怕是那些没用的伪币也没给鬼子们留下。

就连银行的私人保险柜,也被他连同柜子一起收进了空间。

至于保险柜里的东西,他打算留到以后当成盲盒慢慢拆。

接下来的时间,顾三河不断整理空间中的物资。

首先是货币方面,其中伪币是最好处理的,直接丢进炉子里烧炕。

就是数量有点多,估计一个冬天都烧不完,早知道就不拿了,但是直接丢了还挺可惜,留着慢慢烧吧。

其他货币也不少,各个国家的外汇基本都有,美元、卢布、英镑、法郎以及不值钱的马克和日币。

马克没什么用,很快就作废了,只能和伪币一起去发光发热。

日币倒是还能用,黑市有人收,虽然价格便宜,但最起码还能换点东西。

估计黑市的人会用这些日币,跟那些即将回国的鬼子战俘,交换他们的随身物品,比如手表、钢笔、水壶、腰带之类的东西。

至于其他几种货币,都是同盟国家的外汇,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很坚挺。

货币整理完,接下来就是黄金。

黄金一直都是硬通货,之前他在黑市上就换了不少,后来在水帘洞开箱得到一批,现在又从银行弄回来一批。

具体有多少他也懒得算,这玩意儿和古董不同,数量太多也挺麻烦,只能先堆在角落里接灰。

再就是那些对他来说根本无用的物资,比如各种金属矿石、化工材料、武器装备、服装棉被等,都被顾三河送到了它们该去的地方。

其他过剩的物资也被他在集市和黑市分批散了出去,换了不少紧俏物资。

由于物资的数量太大,为了不引人注意,顾三河还专门跑了一趟旅顺港。

换回了大量的海产品,他本人也抽时间到海边用空间收了一些海货,实现了前世海鲜自由的人生理想。

前前后后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,总算在1946年元旦前,把多余的物资全都散了出去。

空间里的物资整齐摆放,全都是以后几十年都用得上的物资。

这其中就包括:

大米30吨,高粱米20吨,各种罐头20吨,各种糖果2吨,进口香烟2000条,白酒5吨,洋酒200箱。

加上这几年他在山上打到的猎物以及在旅顺港淘来的海货。

这些吃的喝的放在一起,安全感和幸福感直接拉满。

除此以外,他还专门开辟了一个医药区域,把从制药厂搜集的西药和他在山上采集的中草药放在一起。

这些物资大部分都被顾三河放在静止空间,只有那些文物古董和他自酿的高粱酒,被他安置在了时间流速正常的空间去沉淀。

微信阅读

评论 抢沙发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