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,林在鹤就像没听到似的,脸上表情没有任何变化,连个眼神都没给苏临波。
他太酷了,苏临波长这么大,从没见到过这样冷酷的人。
苏临波把自己想成一个酷哥,结果林在鹤才是真正的酷哥。
他轻“哼”了一声,心想,他学到了!以后有人和他说话,他就学林在鹤的样子,不理人!
林知鱼现在不太敢惹林在鹤,便没有再说话。到了游泳馆门口,她才对林在鹤道:“哥哥,你认得回家的路吗?我要先送小波回家。”
苏临波家和他们家,完全是相反的方向,一点路都不顺。
长这么高,这么大,还不认得回自己的路?苏临波抬头看了林在鹤一眼,不屑地撇了撇嘴。
白长这么大个了,还没他厉害呢!
林在鹤方向感很好,他认路。但他低头看了看苏临波,决定和林知鱼一起送他回家:“我和你一起。”
他难得这么热心,林知鱼自然说好,三人便一起往苏临波家里去。
送苏临波到家后,林知鱼拒绝了苏临波叫她进去做客的邀请,和林在鹤往自己家走。
一路上,林知鱼都有些沉默。
夏季日长,夕阳也带着炙热,林在鹤撑着伞,转头看了一眼林知鱼。去游泳馆时还好好的,话也不少,这会儿忽然安静了。
林在鹤想起自己在游泳馆里,叫她走的那句话。
但他转念一想,林知鱼应该不会为他这句话生闷气。毕竟,他经常不理她,或者拒绝她,也没见她怎么样。
两人一路安静着回了家,林知鱼走在他身边,但没有挽他的手臂。
林在鹤确认,她应该真的在生气,就是不知道气什么。
他不想惯着她,依旧冷着脸不说话。
回到家之后,黄丹阳还没回来,两人又沉默着上楼放东西。走到林在鹤门口,林知鱼终于踯躅着开口:“……哥哥,他们,打你了吗?”
林在鹤推开门后回身,站在门口看向她。原来,她在纠结他背上的伤。
刘汝南当然打了他,从小到大,挨打是家常便饭。不止他,刘家的大姐二姐,都逃不过刘汝南的打,甚至,她们只会被打得更狠。
刘汝南一辈子没什么出息,又好吃懒做,只能在家里当当土皇帝。不管是儿女还是老婆,一有不如他意的地方,喝几口酒,随手捡到什么就用什么打。
他倒不是往死里打,就是那种,打了之后会疼,但也不会看起来很严重的那种。
这种打,在他们村里不叫打,只叫训妻教子。所有孩子都会挨打,只是刘家的孩子更倒霉一点,挨打的次数更多些。
当然,林在鹤背上的伤,也不全是挨打留下的痕迹。他上了初中高中后,其实挨打的次数没那么多了,毕竟大部分的时间里,他都在学校念书。
放假时他会去找点零工,为自己赚一点钱。工地上的活很粗糙,也会在他背上留下痕迹。
林知鱼没说名字,但林在鹤知道,她说的“他们”,是谁。
林在鹤不知道林知鱼为什么要纠结这些,她知道了,又能如何?但他心中的恶意被成功唤醒,越发汹涌,他垂下眼,淡淡开口:“是,在我们村里,挨打是常事,也是家常便饭。”
怎……怎么会这样?在富足的林家,温柔的黄丹阳身边长大的林知鱼难以理解,孩子挨打,怎么会是……家常便饭?
在嘉南这边的学校里,哪个老师敢轻轻敲一下学生的手心,都会被家长告到教育局。反过来,如果老师发现班上有学生被父母打出了明显的伤痕,也会找相关部门反映。
但林在鹤说,挨打是常事。
那样的伤痕,确实能看出来,不可能只被打了一次两次。
不知是害怕,还是难受,林知鱼的身体微微发抖。泪水很快在她眼中汇聚,而后如滚珠般往下掉。
林在鹤看着她,问的是她,挨打的是他,她却哭得这么伤心。
“对不起。”林知鱼满脸泪水地和他道歉。
“和你有什么关系?”
当然有关系。如果不是马杏仙换走了林在鹤,他就不会挨打,不会受那么多苦。
但这些话,林知鱼怎么也说不出口。他受了所有的苦,她这时候说这些,都像是怜悯他的虚话。
林知鱼自己擦了擦泪,又和他说了声“对不起”,然后回了她自己房间。
吃晚饭时,黄丹阳得知他们下午去游泳了,很高兴:“真好,你们这样的年纪,就该多出去运动运动的。”
她夸了一通林在鹤,又夸林知鱼:“妹妹厉害,会带哥哥去游泳哦!”
林知鱼点了点头,努力扯出一个笑:“哥哥也厉害,他才学了几个小时,就会游了呢。”
接下来的几天,林知鱼每天下午都和林在鹤去游泳馆游泳。林在鹤的游泳水平肉眼可见地进步神速,短短几天,他已经可以自己游一段距离了。
他体力比林知鱼好很多,林知鱼连着游了几天,已经快要支撑不住了。
她申请休息两天,结果林在鹤没理她,他自己去游了。
见他自己能去,林知鱼就干脆偷懒了几天。等她再和林在鹤一起去时,就发现,苏临波已经成了他的游泳搭子。
他游得没有苏临波好,但游到后面,仗着体力和身高的优势,林甚至能侥幸比苏临波快一点。
苏临波气得跳脚,指着林在鹤说他手段卑鄙,胜之不武。
林知鱼有幸见到了这一幕,她正想夸苏临波成语学得不错,林在鹤就冷着脸,鄙夷地看了一眼苏临波,再次把小孩激怒。
苏临波成功被气哭,找林知鱼告状:“知鱼姐姐,在鹤哥哥作弊,他作弊!”
说着,他好像真的受了天大的冤屈那样,掉了几滴眼泪。
林知鱼半蹲下身,去擦苏临波脸上的泪:“……等再过二十年,你也可以用这一招对付他。”
林知鱼给苏临波支招,害怕被林在鹤听到,特意微微侧身,挡住了林在鹤冷淡的目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