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书酱
好看的文学小说分享

第4章

去年,正是桑止带着忐忑,与几个经验丰富的老农在这片试验田里小心翼翼地试种了稻种。她凭借模糊的记忆和从老农那里学来的经验,摸索着株距、水深、肥力。那时,她卷着裤腿,赤脚踏入微凉的泥水中,亲自示范,手上、脸上沾满了泥点,与庄户们一同在烈日下挥汗如雨。

而今年,景象已然不同。

田里一派热火朝天。去年跟着桑止一起小心翼翼试种改良稻种的老把式刘老汉,此刻正站在田埂上,声音洪亮地指挥着:

“秧苗要直!根要扎稳!深浅要匀称!行距、株距都按桑姑娘之前划好的线来!手要快,眼要准!”

十几个精壮的汉子卷着裤腿,赤脚踏在温凉的泥水里,弯着腰,双手如同穿梭般灵巧,将一株株翠绿健壮的秧苗稳稳地插入松软的泥中。泥水溅在他们黝黑的脸上、臂膀上,却掩不住那份播种希望的专注与干劲。

田埂边也不得闲。健硕的妇人正忙着将育好的秧苗一捆捆整理好,递给下田的人。半大的孩子们则像小泥猴似的,提着水罐,在田埂上跑来跑去,给大人送水解渴,或者帮妇人递送秧苗。就连刚会走路的小娃娃,也被放在田头铺着的草席上,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,好奇地看着这繁忙的景象,偶尔咿咿呀呀地挥着小手,仿佛也在加油。

去年,这片田还是桑止带着大家小心翼翼地摸索,从选种到育苗,亲力亲为。而今年,看着眼前这娴熟有序、充满生气的劳作场面,桑止却难得地“闲”了下来。

她坐在田埂不远处一棵老柳树的浓荫下,身下垫着一块干净的粗布。面前放着一碗凉茶,手里拿着一把蒲扇,轻轻摇着,驱赶偶尔飞来的蚊虫。望着不远处依旧如此的场景,她的目光温和地追随着田间劳作的每一个人,看着秧苗在灵巧的手指下迅速成行,看着水面倒映的蓝天被一行行新绿点缀。

“刘伯,东边那垄再密一点!对,就这样!”她偶尔会出声提醒一句,声音不大,却清晰地传到刘老汉耳中。

刘老汉立刻应声,对着那边的汉子又吆喝了几句调整。忙里偷闲,他抹了把汗,冲着树荫下的桑止咧嘴一笑,露出被晒得黑红的牙床:“桑姑娘放心,大伙儿心里都有数!您教的东西,都刻在骨头里啦!”

“桑姑娘…”

桑止握着蒲扇的手微微一顿。这个称呼,不知从何时起,已经取代了庄户们口中亲切的“桑丫头”。起初是王府调来的鲁大和仆妇们恭敬地这么叫,渐渐地,连刘老汉和这些一起劳作过的老庄户,也自然而然地改了口。

她知道,这改变的源头之一,是那些实实在在改变了他们生活的“小东西”:豆腐坊稳定的进项,冬日里鲜美的蘑菇,拉近了和管事、庄户大娘们的关系。省却挑水辛劳的水车,以及眼前这片因水车灌溉、精心选种而格外茁壮的秧苗。他们敬重的是这份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恩惠。

而另一个更重要的源头… 桑止的目光下意识地扫向小院方向。是那位王爷无形的态度。他点名让她负责,他默许甚至推动了她的想法(比如豆腐坊、水车),他给予她远超普通丫鬟的尊重和…带着掌控的关照。这一切,都如同无声的宣告,让庄户们心领神会:这位姑娘,在王爷心中是不同的,是值得恭敬对待的。

就在桑止看着田里景象出神时,秦先生那儒雅的身影再次出现在田埂上。他依旧是那副从容不迫的样子,即使走在泥泞的田埂上,衣袍下摆也一丝不乱。他先是向树荫下的桑止微微颔首致意,然后径直走向正指挥得口干舌燥的刘老汉。

桑止看到秦先生与刘老汉低声交谈了几句,又指向溪边那架带动石磨的水力装置。刘老汉立刻点头,脸上露出与有荣焉的笑容,冲着溪边忙碌的匠人方向喊了两声。很快,鲁大师傅便带着两个上次参与过水车和石磨建造、手艺最精的年轻匠人走了过来。

秦先生与鲁大师傅交谈片刻,从袖中取出一卷显然是新绘制的图纸——上面清晰地标注着水力石磨的结构、传动比、关键节点尺寸。鲁大仔细看了看图纸,又对着两个年轻匠人交代了几句。两个匠人默默点头,转身快步离开,显然是去收拾工具行囊了。

秦先生收好图纸,再次对鲁大师傅和刘老汉拱手致谢,然后才缓步走向树荫下的桑止。

“桑姑娘,”秦先生笑容温和,“王爷命在下前来,将水力磨坊的图纸及两位匠人带回。此物构思精巧,效用卓著,王爷有意在王府其他适宜田庄推广,惠及更多佃户庄民。”

桑止站起身,脸上露出由衷的、灿烂的笑容。这笑容比阳光更耀眼,带着纯粹的喜悦和满足。“太好了!秦先生,这真是太好了!”她的声音里透着轻快,“能帮上更多的人,省些力气,这比什么都强!”

她是真的开心。什么“桑姑娘”的称呼,什么王爷的态度带来的微妙变化,在此刻都被抛诸脑后。她看着秦先生,眼中只有那份自己的小想法能帮助更多底层农民的巨大满足感。这满足感,源自她灵魂深处无法磨灭的、对人的关怀,是她穿越以来,在苟活与被推着走的夹缝中,寻找到的最珍贵的价值。这份价值,让她感觉自己不再是飘零的浮萍,而是真正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,开出了小小的、却能惠及他人的花。

秦先生看着桑止毫不作伪的喜悦,眼中也掠过一丝赞赏,再次颔首:“桑姑娘仁心巧思,在下佩服。告辞。”他转身,带着图纸和匠人的方向离去。

桑止站在原地,目送着秦先生的背影,脸上的笑容久久未散。阳光透过柳叶的缝隙,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田间的吆喝声、水车的隆隆声、孩子们的嬉笑声交织在一起,充满了生机。而她,这位王府曾经的丫鬟,如今的桑姑娘,在这片由她参与点亮的生机里,享受着这份因“闲”(技术推广后的解放)而带来的、更高级别的充实与快乐。这份快乐,让她暂时忘却了身份转变的微妙,也忽略了不远处回廊深处,那双始终注视着她、因她纯粹的笑容而眸色更深、心思更沉的锐利眼眸。

微信阅读

评论 抢沙发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